1.贾雷德·戴蒙德,枪炮, 病菌与钢铁
关于如今世界格局成因的作品, 目标是回答 “为什么地球上各处人们的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以及“为什么是欧亚大陆领先于其它地区” 的问题.
作者不认为这是由各个种族的差异引起的, 而是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他将原因归结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而这又与地理, 生态方面的因素有关.
回溯至农业产生的时期, 由狩猎转向农耕要求人们察觉到耕作比捕猎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而这就要求有适宜的气候和容易驯化的动植物. 欧亚大陆比其它地区更符合这些条件. 它拥有丰富的可以驯化为粮食作物的植物 ( 而美洲只有玉米, 非洲基本没有 ), 以及可驯化的大型草食哺乳动物. ( 符合此要求的动物实际上很少. 人类到现在也只有牛, 马, 羊等几种, 它们都是在欧亚大陆被驯化的, 除了美洲的羊驼 ). 其中, 驯化马使人类得到了一种运输和长距离移动的手段, 且骑兵是非常强的军事力量. 西班牙人在美洲取得的军事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骑兵.
在农业从起源地区向其它地方扩展的过程中, 欧亚大陆面临的局面也与非洲和美洲不同. 因为前者的轴线是东西向的, 而后者是南北向的. 纬度差异造成的气候差异使得南北向的扩张受到很大阻碍, 而东西向的则不会.
农业的发展使得以剩余粮食供养手工业者成为可能, 由此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这里作者认为, 是在一个发明产生后, 再由社会为它找到需求. 而如果社会环境不适合, 它可能就会被埋没. ( 他举的例子是约 BC1700 年的一个印刷的黏土盘, 那个东西好美…) 因此在欧亚大陆, 技术发展比其它地区快, 所以西班牙人能穿着盔甲, 举着钢刀 (还有不大好用的火枪 ) 冲向印第安人.
而比枪炮更为致命的病菌的产生也与此有关. 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维持流行病的存在. 因此, 是白人把病菌带给没有抵抗能力的印第安人, 而非相反.
农业的发展也使人口增加成为可能 ( 这实际上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 从而社会的复杂程度提高. 这里作者采用的是氏族—部落—酋邦—国家的划分方式( 这里把 band 翻译成 ” 族群” 是个错误),由于在税收, 祭祀等场合下需要记录而产生了书写系统.
总体上, 作者认为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决定的 ( 虽然他似乎也不想被看作是环境决定论者… 但读起来觉得他就是这样认为的 ).
读过戴蒙德的两部著作 (《崩溃》和这本 ) 之后, 觉得很喜欢他的风格. 他的考察涉及很多学科, 因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视角. 当然这可能导致简单化, 但在他的书里感觉不明显. 而且文字简洁明快, 条理清晰, 气氛温和.
在翻译方面, 陷入了普遍的杯具就是译者缺少相关学科的素养, 尤其是在涉及多学科的情况下, 更加遗憾. 比如前面的 “族群”, 还有柴静女士在博客里提过的美洲小羊驼, 等等.
2.赫尔曼·黑塞,罗斯哈尔德
一个关于家庭矛盾的故事, 夫妻不和, 想离婚, 但是双方都想要小儿子. 最后丈夫决定放弃小儿子离开, 但这时后者却得脑膜炎而去世,然后丈夫就更彻底的离开了。
自己从书中读到的是这样一种人的境遇: 因为某些错误的选择或其它不明不白的原因而陷入痛苦的境地, 虽然痛恨这种处境, 却没有足够的意愿或行动力来改变. 这种时候往往期待某种外力带来改变, 但如果真的出现, 又会带来新的痛苦.
书中对维古拉特的改变是由他的喜欢旅行的朋友带来的. 他看出画家不能长久处于这种境遇中, 于是邀请他去印度. ( 作者写的印度真是令人神往…… ) , 画家犹豫了一段时间, 最后还是决定去了. 其实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让他的小儿子死去, 因为他反正都要离开的… 或许是为了让他彻底断绝欲念吧.
因为对婚姻生活没有什么概念, 对情节比较无感 ( 而且一直很疑惑画家为什么不带儿子去医院或换别的医生… 虽然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可能也没什么用 ) . 但是很喜欢行文风格, 黑塞特有的那种清冷孤寂的美感. 有些景物描写真的很美……
—- 摘抄 —-
1.“有时,从很远很远的陌生岛屿会飞来一些小鸟,它们很疲惫,落在船上,惊讶地看着这么多人在海上来回航行。它们也想了解我们,想问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叫什么,但不行,就只有大眼瞪小眼相互看看,点点头,小鸟休息好了,就会抖抖身体,又从海上飞走了。”
“你们根本不知道这些鸟叫什么吗?”
“当然,人们知道它们的名字。但那只是人们给它们取的名字,它们之间怎么称呼,我们并不知道。”
2.他给画家看房屋、街道、农村和寺庙的照片,吉隆坡那充满神话色彩的黑风洞,在叶泊地区的古朴皲裂的石灰和大理石像,维拉古特问他是否有当地人的照片,于是他翻出一堆马来人、中国人、泰米尔人、阿阿拉伯人、爪哇人的照片,赤裸、结实的港口苦力,瘦削衰老的渔夫、猎人、农民、织工、商人、缀满金饰的漂亮女人、赤裸的黑小孩们、撒网的渔夫、吹着鼻笛带着耳环的撒凯人、满身戴银的爪哇舞女。他拍下了所有种类的棕榈树、肥厚的大叶芭蕉、藤蔓纠结的森林角落、神圣的寺庙林和龟潭、湿漉漉稻田中的水牛、劳作的温顺大象,野大象在水中戏耍,喷着长鼻子仰向天空。
3.他聆听着光的音乐,那跌宕的光之流分开又汇合,在阻碍前疲惫止步,被吞没,却又摧枯拉朽地占领了所有敞开的新领地,那光流挑剔而精准,有一种无微不至的敏感,在所有的色彩间顽皮游戏。虽然被无数次摧折,在嬉戏中无数次误入迷途,但那光依然不离不弃地追寻着自己与生俱来的法则。
4.三人都沐浴在一股波涛汹涌的光线中,那光意气风发地漫卷了整个空间,在孩子那光亮的头发中,在忧郁女人脖间的小金饰中,在每一朵花萼中,那束光都迸发着同样无所顾忌的热情。
5.他只剩下艺术。 他从未像此刻这样,对自己的艺术才华如此自信。他还能在芸芸众生中寻找慰藉,这些人没有拥抱生命饮尽生命的天赋;他还能怀着奇特、冷静、不可遏制的激情去凝视、观察,还能抱着一丝隐秘的骄傲去共同创造。这是他失败人生的余辉和价值。清醒的孤寂,冷静的表达趣味,不离不弃地追随那颗星辰——这便是他今后的命运。
3.古川流,凉宫春日系列
4.安妮·莱斯,夜访吸血鬼
读的时候有种在以 ( 出自人类想象的 ) 异族眼光看待世界的感觉. 比如在书中, 时间不是像对我们这样精确而冷酷, 而是像悄悄攀附的暗影, 或是变化无常的风的流转. 对路易的感觉和心理的描绘非常细致微妙, 没有刻意凸显与人类的区别, 而是表现他自己的困境. 他过分敏锐聪慧, 所以能明白自己的问题在于在世界上不知如何自处,而感到自己 “不属于任何时代, 与任何人都隔绝” . 但这时阿尔芒却告诉他所有人都是这样, 整个时代都是这样.这一段真的震撼了我, 也是全书中最喜欢的地方. 我们虽然不是吸血鬼, 却也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上感到抓不住恒常之物的恐惧与悲哀, 也在个人主义的时代感觉到与他人之间的 A.T.Field. 不过, 即使意味着绝对和永久的孤独, 我还是愿意追求个体的自由的…
另外译林的翻译似乎又坏掉了, 觉得本来不应有这么多奇怪或晦涩的地方的…
—- 摘抄 —-
1.时常在某些时刻,当我独自坐在黑暗的船舱里时,天空仿佛也降落下来与大海碰面。在这样的相会里,某种巨大的秘密将会被揭示出来,某种沟峡将会奇迹般地被永远合拢。
2.我已经活了两个世纪了,看见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碎,而我永远年轻也永远古老,不再拥有任何幻想,一分一秒地活着,像一座银钟在虚空里嘀嗒嘀嗒地走着;妆扮过的面孔,精雕细刻的指针没人看见,面前也没有任何人可看,被一种不是光的光照着,就像在创造光之前上帝凭借其创造出世界的那种光。嘀嗒,嘀嗒,嘀嗒,如钟表一样准确,在一间像宇宙一样巨大的房间里。
3.我们的目光一相遇, 我就希望世界不再是一个充满灰烬和死亡空洞的黑色废墟。我希望它清新而美丽,希望我们都活着而且彼此相爱。
4.“难道你不明白?我不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灵魂。我同所有事物都不一致,而且历来如此!我从没和任何人属于过同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地方!”
“可是路易,” 他轻轻地说,“这正是你这个时代的灵魂。你难道不明白吗?所有其他人的感觉同你的一样。你这种宽厚和忠实的堕落已经是一个世纪的堕落了。”
5.贰瓶勉,Blame!
作品的世界观非常有特色. 背景大致如下 ( 是自己的理解, 可能有不当之处 ) :
很久以前, 人类建立了半径相当于木星到太阳距离的戴森球, 在其中的巨大空间建设了都市. 同时, 建立了网络球, 由安全警卫守护. 同时也有一群硅基生命诞生.
后来, 发生了某种动乱. 人类遗失了(网卡)网络端末遗传因子, 导致无法登录. 硅基生命也与人类决裂, 对人类进行无差别攻击. 幸存的人类形成很小的族群散居在都市各处, 各种技术, 包括文字都遗失了. 而已经登录在网络球中的人类则陷入永久的沉睡.
在这种状况下, 主角开始寻找带有网络端末遗传因子的人类.
这个世界观有几个迷人之处. 其一是时空跨度极大: 主角的旅行已经持续了千年以上, 且作品中随便等个人就可以花 10 年; 同时, 又经常有 ” 三千公里外有一个出口”, “这里是半径约十四万公里的球体” 这样的说明出现. 只是这样好像还能接受, 但考虑到没有时光机也没有飞船, 所有这些都是主角们一点一滴, 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很惊人了. ( 而且他们自己仿佛对此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其二是看似精密实则语焉不详的设定. 像是 “重力子放射线射出装置”, “超构造体”, “ Level 9“, “第四系克隆体” 之类, 没看过时会觉得 “不知是什么但好像很厉害”, 而看过之后也只知道 “有这个东西, 大概是这个用途”, 对其原理, 源流等仍一知半解. 有人将 Blame! 归类为软科幻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但这样反而因其神秘色彩而更吸引人, 仿佛窥见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崩溃后的废墟的冰山一角. 而且按照人物设定, 男主角是处于半失忆状态, 懂得很多的两位女主又懒得说明, 所以缺少解说仿佛也能理解. 其实按照作者的作风, 极有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第三是作品中的建筑. 这个必须单独拿出来说, 因为实在是太出色. 高达八成的 FANS 最初被吸引都是因为它们. 像这样的世界观与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能构造出来, 但这样的建筑大概只有贰瓶勉才能画出来吧. 这是需要有建筑学专业的训练和科幻作者的想象力才能画出来的图景.
对于这些建筑, 通常的第一印象是 “大, 真大!”. 至于究竟有多大… 经常看到主角在一个大得看不到尽头的空间里走着, 但之后就发现这只是某个有几千层的柱子状楼的一层而已. 而这个楼又只是几千根类似的柱子中的一个… 看多了之后, 还会觉得它们的结构非常美妙 ( 虽然不一定符合力学原理 ), 而且各部件也非常完备, 甚至还有水龙头和管子之类人性化的设备.
但是它们并不是经人类之手建成的. 它们是 “建设者”, 即人类还未没落时制造的建筑用机器人的作品. 在人类失去技术, 苟且偷生时, 它们仍然忠实的收集材料, 建造都市, 使得都市不断地漫无目的地蔓延着. 无论在里面走多久, 都没有尽头, 也无法折返.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是一样. 也不会在某一天推开一扇门时, 看到外面的风和阳光, 因为那些都已经不存在了. 想到这里, 在看到主角穿行于其间时, 那种阴冷, 压抑, 绝望, 疏离的感觉就非常明显了.
从小时候开始, 我自己的脑海中就经常有一个人穿行于不见天日的巨大建筑中的意象, 所以在看到这个作品时,觉得连自己都没有清晰画面的意象变成了现实. 这大概是我喜欢它的主要原因吧.
6.让-吕克·斯坦梅茨,兰波传
最早对兰波其人发生兴趣是因为电影 Total Eclipse,其中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兰波,借用别人的形容是 “疏狂简傲”,年少风流,令人心折。那种才华、激情、出走的渴望都是极有传奇色彩。于是去借了这本书。好像是目前大陆仅有的兰波传记了。以叙述生平为主,材料相当详尽,翻译也很美丽。
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早年生活,童年、少年、青春期开始的不断出走,直到去巴黎投奔魏尔伦。第二部分是两人在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的生活,期间的分合纠葛,最后在布鲁塞尔的枪击事件后分离。第三部分是他放弃文学后的一次次旅行,以及最后的病痛和死亡。
文青, wanderlust 患者,中二病患者等等,各种人都能在兰波身上找到共鸣,这可能也是他有这么多追随者的原因之一。比如他生涯中最常被人谈论的阶段之一,与魏尔伦和玛蒂尔德的纠葛,根本就是和狗血电视剧一样的情节(一个男人抛弃妻子和另一个男人私奔这种…)。而两位诗人间的感情也是充满激情和痛苦。(一段关系中有一方是诗人这种特别的生物就已经很危险,何况两个…。)后世对这段关系有很多的解读和想象,但实际情况却也无从得知了。
在二十多岁时就放弃文学而去经商,则是关于他的又一大话题,我们也只能稍作揣测。自己的感觉,大概是潜意识里向往离去的父亲,而反感母亲的拘束,从而形成了对离开压抑的故乡的渴望吧。不过,即使到了远离故乡的地方,他仍然显得不满足。或许只是要不断逃离,为出走而出走而已。
在非洲的时候,他也表现出要学习各种技艺,“成为所有人” 的渴望。这或许也可用凯鲁亚克式的 “走下文学的孤峰,投身于生活的洪流” 来形容。
7.斯坦利·科伦,狗智慧——它们在想什么
8.Victoria Finlay, 紫色
台北时报文化出的一套以颜色为主题的作品中的一本。作者 Victoria Finlay 是英国人,社会人类学专业出身,因为对各种颜料感兴趣,走访世界各地追寻它们的渊源、历史、政治与宗教含义等。
这本书写紫色,封面和封底也都是非常纯粹耀眼的紫罗兰色。连我这种对紫无感的人都被触动,于是就买下了…
书中主要写一种从骨螺中提取出来的紫色染料(泰尔紫),不过开头写的是合成颜料,1856 年由 William Henry Perkin 调配出的紫色。这种染料一出现就受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淑女们的喜爱,并以其商业价值带动了十多年的化学热(其间还发现了霍乱和结核杆菌…)。
在此之前,提炼泰尔紫的工艺本已失传,有关史料则长期被遗忘。但受此触动,人们又开始研究它。
这种工艺的发明者是腓尼基人,他们的名字也正是由此得来,且其贸易也是以这种颜料为核心。因其昂贵和美丽,紫色从那时起就成为贵族与教士阶层的专属。为寻访紫色,作者去往位于今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的泰尔市遗址。但她只见到提炼池的遗迹,而没有活着的工艺。
于是,作者又前往寻访流传于墨西哥的一种相似的颜料 “米斯泰克紫”。它与前者的不同是使用海贝而非海螺。在墨西哥的海岸上,作者终于体验到刺激贝壳,让它们吐出在阳光下会变成紫色的分泌物的过程。
(这里提到,这种颜料气味非常刺鼻,用它染成的布也是一股海腥味。所以无论是古罗马皇帝还是犹太教教士还是一身紫衣三箭夺魂的古月衣,所过之处都是带起一阵鱼腥味的……)
书的背景图和插图都非常美丽。有点遗憾的是大多没有题目或说明,让人有些难解。
虽然只是很薄的一本小册子,但它表现了我心目中历史人类学这门学科的美感的精华部分。从公元前三千年的一万只骨螺,到十九世纪的一滴试剂,其中有着腓尼基人的城池,犹太教士的法衣,戴奥尼索斯的双唇,克丽奥巴特拉的裙裾,凯撒的长袍。无论生在哪个年代,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人,所有人的命运线都以某种方式相互交织,在某个微妙而不可思议的节点上相遇。在这本书里,这个节点就是这因其辉耀而拥有神性,“如光一般纯粹”(puritae lucis)的紫色。
9.斯泰凡·奥德吉,云的理论
书名像是自然科学类, 但实际上是小说. 日本设计师云井彰和法国图书管理员维尔日妮 · 拉图尔, 只从这样的组合就可以奠定作品的文艺基调了吧…
故事的开始是云井彰从附近的图书馆请了一个人来为他整理有关云的收藏品, 这就是维尔日妮了. 在她工作的时候, 云井彰就向她谈起他所了解的那些爱云的人们. 就这样讲到了提出云的分类法的教士卢克 · 霍华德, 沉迷于云, 被吸去精魂并最终自杀的画家卡尔 · 米歇尔, 还有为拍摄云而走遍世界, 却因一次事件的触动而放弃云, 转而从其他地方入手探求世界的奥秘的理查德 · 阿贝克隆比.
而云井彰自己与云的联系则被他刻意遗忘, 后来才渐渐显露出来. 原来在他的生命中留下印记的不是普通的云,而是在广岛上空升起的那朵蘑菇云. 他想忘记它, 但它追了上来, 并像死神的阴影一样覆盖住了这个老人.
不久之后云井彰就自杀了, 但在此之前他帮助了维尔日妮 · 拉图尔. 我觉得他对这姑娘的感情不是爱情, 可能是有点喜欢, 或者只是孤独的人常有的, 对愿意倾听他们的人的有点过分的感激. 总之, 他把成名的机会和一些财产留给了维尔日妮, 让她能够摆脱原本平庸的生活.
作品的行文风格让我很喜欢, 包括全篇第三人称, 淡淡的叙述, 还有半真实半虚构, 无视时空界限地讲述曾经仰望同一片云天的人们的故事的那种控制力. 自己最喜欢讲理查德 · 阿贝克隆比的第三部分. 殖民时期的科学家的旅行, 有点我非常喜欢的《测量世界》的感觉.
不过最初会借这本书还是因为它是写云的. 我自认为也有资格算是喜欢云的人们中的一员了.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可以很久不动地看云. 即使读过《云物理学》之类的文艺情怀杀手也没有改变. 不管什么时候, 只要看着云堆积在天际, 或者成群结队越过天空, 就会觉得人世间所有的苦难和悲痛都微不足道, 只要云始终盘桓在那里, 就是最大的慰藉了. 能带来同样感觉的恐怕只有夜里的星空了吧.
关于云的文章也读过一些. 不大喜欢中国古诗词中的云, 因为它们大多寓情于景, 比如 “白云一片去悠悠”, ” 忆弟看云白日眠” 之类. 而我喜欢云正是因为它们极度的美丽与冷漠, 飘游于天际, ( 雾就别提了… 没志气的家伙 ), 漠视蝼蚁般的众生. 很喜欢波德莱尔的云, 比如《汤与云》中, 他对它们比对那发疯的小恋人更亲近. 还有黑塞的云, “是所有的漂泊和探取、欲求和乡愁的永远象征. 就好象云在地和天之间游移徘徊, 人类的灵魂也在有限和永远之间游移徘徊.” 这也是记忆最深刻的词句之一了.
10.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
11.孔德,论实证精神
12.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 分析与批判
13.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14.克利福德·格尔兹,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
作者讨论了几个问题:他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对民族志工作的看法,对过去一些理论的反思和批评,以及对自己提出的阐释人类学理论的说明。
作者全部论述的出发点是他的文化概念,即借用韦伯的说法,认为人是 “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 的动物。因为文化是意义的网络,所以对文化的分析就是对意义的理解。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看法:眨眼和摩洛哥高原的羊。他认为,要将民族志事实中的意义结构分层厘清,这样才能理解它们。更确切地说,是理解当事人理解这些事实的方式。为此就需要理解他们的整个认识框架,包括宇宙观,价值观等等。
我认为作者提出的文化概念是值得欣赏的。它没有——也并不想——适应一切需要,但它无疑提供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成功的分析角度。它对意义的强调更多地是与当代哲学的主流思潮相呼应,而背离了前人将人类学往自然科学方向靠拢的努力,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自己的 “人文科学” 的界定。
不过,我对作者的 “分层的意义结构” 这一观念有些怀疑。我觉得这种意义结构可能是由阐释者强加在原本没有这种结构的事实之上的,就像作者批评的某些做法一样。这可以类比于康德关于人用自己固有的认识框架将混乱无秩序的世界纳入可理解的秩序内的理论。面对混乱的民族志事实,民族志作者用自己固有的认识框架——无论是西方中心主义(像批评者最常攻击的那样),还是别的什么——将它们纳入秩序中,然后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它们安排意义。这种做法或许可以用于理解很多东西,但它可能造成的曲解也是值得注意的。
作者认为民族志是一种虚构类写作,因为它本身是一种阐释,并且是对 “本地人” 的第一层阐释的第二、第三层阐释。因而没有必要追求 “精确” 的描述和记录,而是应该 “捕捉” 和 “固定” 社会话语流,以便日后回顾。
我认同作者关于虚构类写作的陈述,也支持他对 “描述” 和 “记录” 的否定。但同时,我也对作者提出的 “抢救” 和 “固定” 感到怀疑。我觉得,如果民族志只是被 “收入可供咨询的有关人类言说的记录当中”,那么在它们被咨询的时候也未必能提供相应的帮助,除了过于实用和琐碎以至于不值得被计入成就的那些以外。
同时,我对作者将他的阐释人类学归入科学范畴的努力也感到不能完全理解。我不确定作者对 “科学” 范围的界定,但 “阐释” 与以实证精神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或许作者的意见是对同一事实的阐释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可以通过重复进行验证,但我不确定这一点。不过后来朝这个方向走得更远时,人们已经基本放弃了这一要求,所以也没关系了。
总之,对我而言这篇文章主要的启发性在于它提出的民族志写作的思路。如果说单纯的罗列材料是一维的,那么普通的描述就是二维,而深描则是三维的,它通过建构条理和层次而大为扩展了理解的空间。即使是不恰当的意义建构也比完全不作这种努力更好,毕竟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后来的理解可以与之前的并肩而行。
最后与主旨无关,但是可以提及的一点感想是翻译对阅读障碍的可观的加成,这表现在某些术语的不恰当应用、对某些曲折表达的理解的失败、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幽默感缺失等方面。它的一个侧面影响是造就了一种将优美的行文、别扭的句式与不好笑的幽默融为一体的微妙的翻译腔,就像我已经发现自己在不自觉地模仿的一样。不过即使它未能恰当地表达,至少也没有明显的误导,这样也就可以接受了。
15.萨义德,东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