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2.曾纪军,刘烨,康德的智慧——康德批判哲学解读


3.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


4.论自由 (英)密尔 程崇华 译, 商务印书馆,1959 年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自由主义的著作,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考虑这个问题的方式,而从后世对这本书的评价来看,我想这种影响至少不会是负面的。作者提出了对自由遭侵害的警惕,其中尤其是对 “多数人的暴政”,因为这是民主政体下由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损害,比较难以察觉和改变。他认为,除非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否则个人应享有任意的自由。他把个人自由归结为几个方面: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包括出版自由),发展个性和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与他人交往和联合的自由。但他也提到一些例外情况,如对于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儿童应该限制他们签订契约,或者,他举例道,如果一个人走在将塌的桥上而没有时间说明,也可以违背他的自由,将他拖走。

整体来看,密尔的论述是简洁、优雅而自成体系的,虽然其中有着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上一段的例子便涉及到以赛亚 · 柏林等人后来批评的,以理性之名剥夺他人决定的权利的现象。但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及在学术阶梯上的位置,这更像是予后来者以前进道路的空间。他之后的许多人都从这里出发,或至少从中吸取了养料。他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衔接者应该是实至名归的。


5.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 (英)约翰 · 格雷 著 顾爱彬, 李瑞华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这本书首先提出了自由主义的两种概念:其一认为存在着一种唯一的、最好的人类的生活方式,所有的民族迟早都会达到它。自由在于对那些 “后进” 的生活方式的宽容。其二认为并没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所有那些相互冲突的价值间并无高下之分,宽容在于在它们之间尽可能地取得平衡,也就是多元价值的观念。作者将余下的篇幅用于论证前者的不可行与后者的可行,因为不同的正面价值间存在冲突,如善与正义之间、平等与保障之间。这说明一种完美的、至善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后一种做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试图寻找一种 “权宜之计”。

在我了解的范围内,对一种绝对的、至善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似乎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对多元生活方式的认同是比较晚才出现的,而且它并不那么讨人喜欢:承认价值的相互冲突永远无法解决,就意味着永远要为一部分人的利益损害另一部分人,为实现一种好的价值必须牺牲另一种。这也是在说我们曾经认为通过理性可以达到的山巅之城,大同,某些乌托邦,或相似的什么地方,始终是空中楼阁。不得不说这是令人沮丧的想法,我更愿意在这方面适当保留一些希望。


6.萨特引论 杜小真 商务印书馆,2007

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在当代很多思想和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应该有所了解。

但寒假的时间让我没有勇气去读《存在与虚无》这样的大部头,因此选择了一本导论性质的著作。这本书讲述了萨特的生平和思想史,然后介绍了他的重要的作品。

人是绝对自由的,从而可以进行选择,从选择中确立意义。经常看到对萨特的思想这样的描述,只是这样看让人觉得突兀,但如果追溯他的脉络就明白这是与他的本体论有关,他讨论自在与自为的关系,确定行动的可能性是自为的本质,而自由是行动的首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与一般语境中的有所不同,近似一种绝对的、宿命般的东西。不幸的是,人注定是自由的,他似乎这样说。

在初中第一次接触到萨特的学说时,感觉十分的时髦,但后来渐渐觉得过于刻意、有些绝对化。与其他哲学家相比他作为文学家的气质更强,而他的态度和行动有时又给人以过于激进的感觉,虽然这种积极入世的作风也可以看作他的出众之处。他的小说和戏剧显得比较消极悲观,与他的坚持形成了对比。杜先生在文末称他为一位充满希望的绝望者,这种描述感觉很有韵味。


7.自由主义 霍布豪斯 著 朱曾汶 译 商务印书馆,2009

这本书是对自由主义的要素与思想发展过程的回顾与作者自己的观点的结合,作者将自由主义的要素归纳为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人身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家庭自由、地方 / 种族 / 民族自由、国际自由、政治自由和人民主权这 9 项,然后讲述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从洛克等人的早期自由主义到边沁主义,再到格莱斯顿和密尔。然后他讨论了自己认为的自由主义的核心,即个性的发展,以及自由主义原则的应用,如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他认为国家的责任是为公民创造使其能够发展的机会,这包括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使他的理论接近社会自由主义,但他认为这样的社会必须是民主的、自下而上的,不能由少数人为多数人作出认为是有利于他们的决定从而侵犯他们的自由。他也考虑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对于一般而言在经济领域偏保守的中国人来说,我想他的思想会比较容易接受,比较中庸温和。


8.逃避自由 埃里希 · 弗洛姆 著 刘林海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这本书的目标主要是解释法西斯主义的心理学机制,用的是精神分析的手法。作者认为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之后,个人——尤其是后来成为中产阶级的群体——在经济上脱离了对行会等组织的依附,在精神上也不再完全从属于上帝,从而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但自由让他们感到渺小和无助,因此产生了依附于他人的倾向,最终形成了他所说的权威主义人格,即对某种领袖的臣服和献身。

和其他许多精神分析流派的作品一样,本书出色地运用了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普遍情绪出发(虽然对此也可提出以偏概全的怀疑),加以任意的诠释,推导出对某些特殊而微妙的历史情境的似是而非的解释的手法,以及无论怎样都能自圆其说的奇异能力。虽然很容易提出可指摘之处,但不知为何会觉得这样做很没意思,不如看看就算了。

9.利维坦 霍布斯 著 黎思复 / 黎廷弼 译 商务印书馆,1996

作者用这种希伯莱圣经中的巨大、骄傲、至高无上的鱼来比喻强大的专制国家,这也是他的政治理想中国家的最好形式。这本书分为 4 个部分,分别论述作者的自然观、政治哲学、对基督教国家的看法、对教会的看法。由于时间限制我只比较认真地读了关于政治哲学的部分。作者致力于思考人从自然状态到产生社会的过程,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与人只是互相利用、倾轧,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丛林社会。在这种状态下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也无保障可言。为了能够获得和平、安全,人自愿让渡部分权利,形成契约从而构成国家。这种人类群体从 “均质化” 状态产生秩序的观念很像是自然科学的模型,从这个意义上他或许是最早的人类社会的建模者之一。他认为国家的理想形式是君主专制,并且一旦通过某种方式推举出君主后其他人和他们的后代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他,对后者我不能完全理解。但作者的重点,或者说在近 400 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关注的论点,在于作为早期契约论的开创性价值,以及通过从世俗的层面对君权合法性的肯定来否定教会的权力。据说在他在世的时候,这一主张使他受到皇权与教权的双重打压,他却一直坚持自己的学说,仅此便足以得到后世的尊重了。


10.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著 王明毅等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将书名中的这条路描述得很清楚,即社会主义 / 计划经济(书中似乎将二者混起来使用)。他认为,如果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就可以实现对个人的控制。社会主义的初衷似乎是好的,包括资源分配的优化、社会公平、对个人的保障等。但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就意味着政府的权力会无限扩大。当政府决定某个人从事什么工作、领什么工资时,个人无疑就失去了经济自由以及其它方面的自由。

这本书的逻辑很简单而清晰,但读起来让人很受触动,尤其是经历过本朝前三十年的国人可能会很有体会。虽然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的本书主旨在于对第三帝国和苏联的极权体制的分析和对英国自由主义的反思,但作者描绘的 “自由放任政策被抛弃—集体主义—经济决策集中—立法扩张—政治自由被剥夺—宣传机器运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极权社会” 的道路的适用性不止于此。他对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间的联系的论述也让人很有感触。在我的阅读范围内,他描绘的社会图景很像社会学理论中的总体性社会,国家通过控制几乎所有的资源(以经济资源为基础)达到对个体的控制,如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中 “单位” 控制 / 试图控制个人从工作到家庭生活的每一方面那样。然而时过境迁,到现在在中国的非典型市场经济体制下,哈耶克的自由放任思想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太过激进,包括我在内,即使他也强调自己批评的 “计划” 并不包括必要范围内的政府干涉,如公共设施的建设、最低保障等。不过他的名言 “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得保障的人,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 中的自由与我们眼中的自由有何不同,与我们实际体验和寻求的又有何不同,则是更深远的话题了。


11.自由论 以赛亚 · 柏林 著 胡传胜 译 译林出版社,2003

由于时间限制,在这本由柏林的《自由四论》扩充而成的文集里我只细读了《两种自由概念》这篇,因为其中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论述是如此有名以至于未听过作者名讳的人(比如以前的我)也有所耳闻,虽然这两种概念并非他的首创。他将消极自由定义为个人的一个领域,在其中他的行动不受干涉。这种干涉通常来自政府、法律或其他强制性力量,而非个人能力的限制。积极自由则是 “自主” 的自由,即决定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围绕这两个概念,作者作了一系列论述和对某些混淆的澄清。他认为消极自由有三个缺陷:第一,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消极自由的追求使它变成了一种目的而非手段,而这种目的往往与人的富足、公平等其他目的发生矛盾。第二,如果自由本身是一种价值,它应该是对任何人都不可侵犯的,这又与为了维护一些人的自由必须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这个事实冲突。第三,这种意义上的自由并不必然地与民主、独立等政治理想相关联。

作者用更多的篇幅来分析积极自由,认为它包含了极大的危机。因为 “自主” 这个概念容易导致自我的分裂,即感性的、冲动的、“低级的” 自我和理性的、自律的、“高级的” 自我。这种冲突可能导致几种后果,其一是 “退居内在城堡”,即人通过放弃不能控制的东西来达到对自我的完全控制。那些念诵过佛教的四法印、尝试过用熄灭欲望的方式逃避痛苦的人可能很容易理解这种心理,及其中某种苦涩的骄傲,像是威廉 · 巴罗斯曾批评凯鲁亚克的那样。其二是理性主义导向的自由,即拥有恰当理性的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自由。当这些理性的人认为自己有责任为那些非理性的人作出对他们有益的决定时,危险就浮现了,它会导向由少数精英为大多数人作出决定的专制社会。作者认为这是由卢梭、康德至马克思的理性主义思想的必然后果。其三是民族 / 阶级 / 其他群体对独立自主的追求,作者认为这是自由概念与平等、独立等概念的混淆。其四是对人民主权的追求,作者认为它很可能导致对个人的消极自由的损害,即 19 世纪思想家所说的多数暴政。从中可以看出柏林的积极自由并不是单一的概念,而是包含了多条相互交叉的思想脉络。总之,他认为积极自由是危险的,而消极自由更真实、更人道,因此也更为可行。

除了作者的论述外,这篇文章使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特征是是柏林的温和、优雅而且文学化的文笔,但其后果之一是有时候语气过于婉转,以至于难以分清褒贬。幸运的是我借到的这本书上有前辈们作的大量眉批,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12.玻利维亚简史,[美] 罗伯特 · 巴顿 著,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翻译组 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10

玻利维亚高原的稀薄空气,使人们很容易对它那奇特不凡的景色产生错觉,一只羊驼看起来几乎象一座山那样高大。

一五三二年,落魄的冒险者弗朗西斯科 · 皮萨罗乘着小船从巴拿马出发,沿着海岸线抵达秘鲁。印加帝国的太阳神的子民们好奇地看着这些白皮肤的陌生人,这将是他们近三百年的殖民地历史的开端。

当西班牙神甫向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宣讲教义时,后者翻了几页圣经,就把它扔在地上。他用手指着正在落山的又红又大的太阳说,“你们的上帝已经被他创造出来的那些人处决了,而我的上帝是永恒的,他保护他的子孙。你凭什么权威说这些话?”

西班牙人以数十人的兵力屠杀了数以千计的印第安人,并将皇帝挟为人质。阿塔瓦尔帕为自己支付了足以装满两间屋子的黄金作为赎金,随后被宣判为异教徒并带到火刑架前。在神甫的劝说下,他同意皈依天主教以换取不那么痛苦的死亡,然后被绞死。

丰富的银矿首先引起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在波托西,里科山的山腹几乎被纵横交错的小道挖空,后来的作家称它为 “地狱之门”。高寒地区的矿坑入口处悬挂着冰柱,其深处却炎热如硫磺的火焰。被强迫劳作的印第安矿工崇拜土地之神 Pachamama 和地狱之神 Tio, 咀嚼古柯叶以缓解难耐的饥饿。

在南美洲的银矿被大规模开采后的短暂时间里,全世界的白银供应成倍地增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用这些白银向中国人购买丝绸和茶叶,由此产生的贸易局面在两个世纪后才被英国人用鸦片改变。在消费能力低下的农业国家,白银被大量沉淀在大明王朝的国库里。后来在中原和湖广的山林接近被砍伐殆尽时,它们被用来从云贵一带购买木材,于是溯清水江而上,变成山村里女孩子们的项圈和手镯。前两年我的一位老师在那里为一所希望小学剪彩时,看到它们在她们黝黑的皮肤上闪耀。

玻利维亚的独立战争从 1809 年开始。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除了贵族和精英,也有一般老百姓、刚强的士兵、冒险者、探险家和流浪者。促使他们反抗各种压迫的,是他们的本性而不是他们的思想。

严酷的环境和艰难的历史孕育出一代代的革命者。穆里略在走向绞刑架时抖落了肩上的斗篷,用清晰的声音说出预言,“谁也扑灭不了我点燃的火炬”。玻利瓦尔建立了五个国家,其中一个永远冠以他的名字,但他失去了苏克雷和其他很多人,并且看着他想保护的人民违背了他的理想。后来还有那个骑着摩托横越南美的、梦想着世界革命的年轻人,在一间校舍里被九枪打死。相比之下,或许急流勇退的圣马丁才是看透了一切的人吧。

1825 年的独立之后是与邻国的战争、领土丧失和国内的政局动荡。苏克雷是玻利维亚的第一任总统,之后这个位置的主人就像流水般更迭。推行经济改革的领导人在政变后被吊在路灯上,再后来士兵们穿着礼服在这根路灯杆下站岗以向他致敬。

现在的玻利维亚仍然是南美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在矿产之外它也以旅游资源吸引人们。的的喀喀湖上有原住民用香蒲编织的草船和印加帝国的神庙遗迹,被称为 “天空之镜” 的乌尤尼盐沼倒映着云朵和山峦,即使在见过这么多污秽凄苦之后依然纯净如昔。


13.杨奎松,1999,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作者自述本书的目的是利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解密的档案和其它史料,对毛泽东与莫斯科的关系这一主题作专门的研究,从而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澄清一些由于史料长期缺乏而形成的模糊不清的认识,纠正被野史和文学作品输入大众认知中的一些误区。

本书研究的特点是它从毛泽东个人入手,强调其人的性格和意志在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也较为侧重于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如毛泽东和斯大林、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个人关系就被作者用较多的篇幅探讨。读此书使人明显地感受到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以及国际关系中的非理性因素。

本书主要是一本叙述性的著作,从作者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虽有学术研究的性质,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俗普及性质的读物,从书名和文字风格中也可以感受到。

按照作者的自述,本书的一大目的是澄清前人的一些误区,因此将大量篇幅用于分析前人没有或者忽视的史料,提出与通常看法不同的一些观点。如对于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的援助是 “武器给了资产阶级,书籍给了无产阶级”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作者就列举大量数据和资料予以反驳。对于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莫斯科期间究竟何时与斯大林发生矛盾,是不是因为对斯大林不满而 “躲在别墅里睡觉”,作者也通过对俄国档案的分析,以及对当事人记录的反复比对,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本书难免也有一些偏颇之处,或对少数派观点的过多强调,但毕竟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可以作为参考。

在十余年前此书出版时,它无疑涉及了此前较少有人触及的领域,且时至今日仍然是很多爱好者想了解这段历史时会选择的读物,在网络上也可以看到很多评论和推荐。然而时常可以看到的一句评论是,“在国内可以出版的范围内,本书已经很走得很远了”,这不能不说是有讽刺的意味,也表现出国内史学研究长期受到的限制,甚至人们对它的习以为常。


14.伊恩 · 布鲁玛,阿维赛 · 玛格里特,西方主义:敌人眼中的西方,金城出版社,2010

“这种平淡生活不能满足有些人,这些人从成为集体的和常常共有的宏大事业的零部件中,希望拥抱英雄主义和荣耀的光环。法西斯主义吸引的正是这些平庸的男人们,因为,通过感觉自己是超级国家的一份子,通过信仰纳粹主义而相信自己是被赋予卓越的美德和精神素质的高等种族,这些平庸的男人们瞥到了荣耀的光环。政治化的宗教运动往往以同样的原因吸引着人们。为一个崇高的事业而献身,为一个理想的世界而献身,为荡涤人类的贪婪和不公正而献身,这是普通人感受英雄主义的一种方式。宁可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光荣死去,也不愿苟活在舒适惰性中。选择以暴烈死亡的方式献身,变成了人类意志的一种英雄行为;在极权主义制度下,它可能是个人能够自由选择的唯一行为。”


15.玛丽 · 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五陵年少,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彻。”